【中國耐火材料網】
石墨具有耐高溫性、抗熱震性、導電性、潤滑性、化學穩定性以及可塑性等特性,是軍工與現代工業及高、新、尖技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。國際曾有專家預言:“20世紀是硅的世紀,21世紀將是碳的世紀”。
我國石墨儲量豐富,占全球70%以上,但“低出高進”問題嚴峻,且開采無度、粗放經營,按照目前的開采方式和速度,未來30~50年我國石墨將被開采殆盡。
一、我國石墨儲量豐富,占全球70%以上
截至2012年底,全球天然石墨累計探明儲量為7700萬噸。其中,中國天然石墨儲量為5500萬噸,占全球石墨資源總量的71%,是全球石墨資源最豐富的國家。同時,我國也是全球天然石墨開采最多的國家。2012年,我國天然石墨產量為75萬噸,占全球總產量的68%。
二、“低出高進”問題嚴峻
由于我國并不掌握石墨深加工的核心技術,而先進石墨加工技術被美、日、歐盟等少數國家壟斷,導致我國石墨資源“低出高進”、外國“以購代采”的狀態長期存在。
我國石墨出口價格長期保持在3000~4000元/噸之間,但經國外加工提純再出口至中國,價格升至10~20萬元/噸,如果被加工成一個人工心臟瓣膜,價格高達12萬元。
我國鱗片石墨賣到日本為1000美元/噸,而日本進一步加工后賣給我國的球莖石墨為10000美元/噸。
我國核電站使用的“各向同性石墨”,幾乎全部來自日本的東洋碳素,每噸價格約45萬元,而成本不過5萬元。
三、開采無度,未來30~50年將被開采殆盡
黑龍江省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:我國目前約有近千家石墨企業,石墨資源濫采亂掘、采富棄貧、粗放經營、管理水平低的現象比較普遍,開采和加工呈無序化狀態。
我國石墨資源利用水平也較低,2001~2015年石墨利用率只有30%左右,大部分石墨由于開采加工的技術水平問題被浪費掉。
更多亂象也發生在銷售領域,由于我國石墨大多為原料銷售,市場秩序混亂,相互競價成為常態,致使資源低價流失海外。
我國的石墨資源雖然儲量豐富,但是由于十多年來無序的過度開采和粗放經營,目前我國石墨儲量已經從過去的世界第一位降到了第二位,落后于巴西。根據最新數據,我國晶質石墨儲量已經從原來的3000多萬噸降到了1000萬噸左右。按照目前的開采方式和速度,未來30~50年中國石墨將被開采殆盡。屆時中國將從國外高價進口石墨,由石墨大國變成石墨貧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