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張壽昌(1908-1944),又名仁,湖南瀏陽縣楓漿橋生基嶺人。家庭貧寒,幼時隨母親外出行乞為生。直到11歲去地主家放牛,才結束了流離生活。1926年夏,農動在瀏陽砰山地區蓬勃興起,張壽昌參加了農民協會,并成為青年農民中的積板分子。1927年5月,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,瀏陽的農會被破壞,他與組織失去了聯系,被迫回到家中,代替有病的父親負擔起全家的生活。1930年春,瀏陽各地先后建立起區鄉蘇維埃政府和赤衛隊,他把照顧家庭的事交給了剛成年的弟弟,自己去參加第十九區赤衛隊,當上了一名號兵。4月,隨部編人瀏陽縣蘇維埃政府赤衛軍第六師。因在多次作戰中表現英勇,不久在火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基本資料
- 中文名稱:張壽昌
- 中文別名:張仁
- 類別:英雄
- 標簽:抗日英雄
- 時間:1908年-1944年
- 出生地:湖南瀏陽縣楓漿橋生基嶺
- 國籍:中國
- 民族:漢族
- 職業:抗日英雄 軍人
- 地區:中國
- 人氣:441
聲明:本站內容均來自網絡及用戶投稿,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